这里我们简单地介绍了以下关于C语言的很基础的知识,可能不是很全面,后续会继续更新和重新排版。
算法结构:
一、顺序结构、选择结构、循环结构;二、循环结构又分为while型、until型、for循环结构;程序流程图;
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:
(1)自顶向下;(2)逐步细化;(3)模块化设计;(4)结构化编码。
数据类型:
- 常量:常量包括字面常量、直接常量和符号常量;
- 变量:C语言规定标志符只能由字母、数字和下划线三种字符组成,且第一个字符必须是字母或者下划线;必须压迫先定义后使用;每一个变量被定义以确定类型后,在编译时就能为其分配相应的存储单元;
- 整数类型:整数常量有十进制、八进制和十六进制;“%d”
- 整形变量:数据在内存中存放形式是以二进制形式存放;有int型、short int型和long int型,无符号整型变量的范围是-32768—32767,有符号型为0~65535.通常把long定义为32位,把short定义为16位,int可以是32位也可以为16位,这都主要取决于机器字长。
- 实型常量的表示方法:(1)十进制,0.0;(2)指数形式,123e3
- 实型变量:实数型数据在内存中的存放形式,一般在内存中占4个字节,分成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存放。实型变量分为float型、double型long double型。实型数据会存在舍入误差。
- 实型常量的类型:C编译系统将实型常量作为双精度来处理。
- 字符型数组:
- 字符常量:转义字符(\n——换行,\t——tab,\r——回车,\f——换页,\b——退格,\ddd——1到3位8进制的数代表的字符)
- 字符变量:字符数据存储形式实际是以ASCII码存储。“%c”
- 字符串常量:双撇号括起来的一系列字符序列。
C语言的运算符:
优先级 | 运算符 | 含义 | 运算方向 |
1 | ( ) | 括号运算 | 自左向右 |
1 | [ ] | 下标运算 | 自左向右 |
1 | -> | 指向结构体成员 | 自左向右 |
1 | . | 结构体成员 | 自左向右 |
2 | ! | 逻辑运算 非 | 自左向右 |
2 | ~ | 位运算 按位取反 | 自左向右 |
2 | ++ | 自增运算 | 自左向右 |
2 | -- | 自减运算 | 自左向右 |
2 | - | 取反运算(负号运算) | 自左向右 |
2 | (类型) | 类型转换运算 | 自左向右 |
2 | * | 指针运算符(取值) | 自左向右 |
2 | & | 取地址运算符 | 自左向右 |
2 | sizeof | 取长度运算 | 自左向右 |
3 | * | 算术运算 乘 | 自左向右 |
3 | / | 算术运算 除 | 自左向右 |
3 | % | 算术运算 取余 | 自左向右 |
4 | + | 算术运算 加 | 自左向右 |
4 | - | 算术运算 减 | 自左向右 |
5 | << | 位运算 左移 | 自左向右 |
5 | >> | 位运算 右移 | 自左向右 |
6 | < | 关系运算 小于 | 自左向右 |
6 | <= | 关系运算 小于等于 | 自左向右 |
6 | > | 关系运算 大于 | 自左向右 |
6 | >= | 关系运算 大于等于 | 自左向右 |
7 | == | 关系运算 等于 | 自左向右 |
7 | != | 关系运算 不等于 | 自左向右 |
8 | & | 位运算 按位与 | 自左向右 |
9 | ^ | 位运算 按位异或 | 自左向右 |
10 | | | 位运算 按位或 | 自左向右 |
11 | && | 逻辑运算 逻辑与 | 自左向右 |
12 | || | 逻辑运算 逻辑或 | 自左向右 |
13 | ? ... : ... | 条件运算 | 自右向左 |
14 | = += -= *= /= &= ^= != <<= >>= | 赋值运算 | 自右向左 |
15 | , | 逗号运算 | 自左向右 |
C语言的控制语句:
if...else ... 条件语句 | goto... 无条件转移语句 | switch 多分支选择语句 |
for ( )... 循环语句 | while( )... 循环语句 | do... while( ) 循环语句 |
continue 结束本次循环语句 | break 终止循环或switch | return 从函数返回 |
字符数据的输入输出:
- putchar()输入字符变量
- getchar()只能接受一个字符
格式输入输出:
- printf(%d—整型,%c—字符型,%ld,%md,%o,%u,%s,%-m.nf,%e,%g)
- scanf(格式控制,地址列表)
C语言的数组:
- 一维数组的定义:类型说明符 数组名【常量表达式】;先定义后引用;一维数组初始化时可以只对一部分元素初始化,在对全部数组元素初始化的时候可以部规定长度;但是若被定义的数组长度与提供的初始值不一样时,则数组长度不能省略。
- 二维数组的定义:类型说明符 数组名【常量表达式】【常量表达式】C语言中存放二维数组是先存放第一行的元素,紧接着是第二行,其实也是以一维的方式存放。如果初始化时能指定所有元素的初始值,第一维大小可以省略,但是第二维不能省略。
- 字符数组:定义和初始化跟数组差不多,只是需要加单引号。字符和字符串结束标志,C语言规定,以‘\0’代表。
字符串处理函数:
- puts()将一个字符串输出到终端;
- gets()从终端输入一个字符串到字符数组,并且得到一个函数值;
- strcat()链接两个字符数组中的字符串;
- strcpy()字符串复制函数;
- strcmp()比较字符串作用;
- strlen()测试字符串长度的函数不包括“\0”;
- strlwr()将字符串中的大写字母转换为小写字母;
- strupr()将字符串中的小写字母转换为大写字母。
C语言函数:
C语言中函数的意义:
- 一个源程序由多个函数组成;
- C程序的执行从main()函数开始;
- 所有函数都是平行的;
- 函数分类;可以分为标准和自定义,还可以分为有参函数和无参函数。
函数定义的一般形式:
类型标志符 函数名()
{
声明部分
执行语句
}
类型标志符 函数名(形式参数列表)
{
声明部分
语句
}
关于形参和实参的说明:
- 在定义函数中指定的形参,在未出现函数调用时,他们并不占用内存中的存储单元,只有发生调用时,才会分配内存;
- 实参可以是常量、变量或者表达式;有时传递的时地址;
- 在被定义中,形参必须指定类型;
- 实参与形参的类型应相同或赋值兼容;
- C语言规定,实参变量对形参变量的数据传递是“值传递”,即单向传递,只有实参传递给形参,而不能由形参传递给实参。
函数的返回值:
C语言希望通过函数调用使主调函数得到一个确定的值。有以下规范:
- 函数的返回值是通过函数中的return语句获取的。
- 函数值的类型。
- 如果函数值的类型和return语句中表达式的值不一样,则以函数类型为准。
- 如果调用函数中没有return语句,并不带回一个确定的用户需要的值,函数不是不带回值,而只是不带回有用的值,带回一个不确定的值。
- 如不需要带回任何值,用void。
函数的调用:
调用方式
- 函数语句;
- 函数表达式;
- 函数参数。
被调用的函数的声明:
一个函数调用另一个函数所具备的条件:
- 首先被调用的函数必须是已经存在的函数;
- 如果使用库函数,一般应该在本文件开头用#include命令将调用有关库函数时在所需要用到的信息“包含”到本文件中。.h文件是头文件所用的后缀。
- 如果使用用户自己定义的函数,而且该函数与使用它的函数在同一个文件中,一般还应该在主调函数中对被调用的函数做声明。
- 如果被调用的函数定义出现在主调函数之前可以不必声明。
- 如果已在所有函数定义之前,在函数的外部已做了函数声明,则在各个主调函数中不必多所调用的函数在做声明。
局部变量和全局变量:
局部变量和全局变量的定义:
- 局部变量在一个函数内部定义的变量是内部变量,它只是在本函数范围内的有效,主函数也不能使用其它函数中定义的变量;不同函数中可以使用相同的名字的变量,他们代表不同的对象,互不干扰;形式参数也是局部变量;在一个函数内部,可以在复合语句中定义变量,这些变量只在本复合语句中有效,这种复合句也可以称为“分程序”或“程序块”;
- 全局变量,在函数之外定义的变量称为外部变量,全局变量可以增加函数间数据联系的渠道,一般不再必要时不要使用,他在程序的全部执行过程中占用存储单元,是函数的通用性,使用全局变量会使程序的清晰性降低。还要注意若果同一源文件中,外部变量和局部变量同名,则在局部变量作用范围内,外部变量被“屏蔽”,不起任何作用。
变量的存储类别:
动态存储方式,在程序运行期间进行分动态的分配存储空间的方式,静态存储方式是指在程序运行期间分配固定的存储空间的方式;存储空间分为程序区、静态存储区和动态存储区;全局变量全部放在静态存储区中,程序开始时分配空间,完毕时释放;动态存储区中存放以下数据:1、函数形式参数;2、自动变量;3、函数调用时的现场保护和返回地址;在C语言中每个变量和函数都有两个属性,是数据类型和数据存储类型,存储类别是数据在内存中存储的方式。
存储方式分为静态和动态存储类,具体包含有四种:自动的(auto),静态的(static),寄存器的(register),外部的(extern),如果不加以声明,就自认为是auto型就会自动分配存储空间属于动态存储方式。Static声明局部变量是在函数调用结束后不消失而保留原值,即占用存储单元不释放,在下一次调用该函数时,该变量已有值,就是上次函数调用结束时的值。其中需要说明的是在定义局部变量不赋初值的话,则静态局部变量编译时自动赋值为0或者空字符,虽然静态局部变量在函数调用结束后仍然存在,但是其他函数不能引用它的。静态局部变量主要用在当初始化后,变量只是被引用而不改变其值。Register变量是C语言中允许将局部变量的值放在CPU中的寄存器中需要时直接从寄存器中取出来参加运算,不必再到内存中提取,但是计算机系统中寄存器数量有限,不能任意定义任意多的存储器,局部静态变量不能定义为寄存器变量。Extern声明外部变量,用以扩展外部变量的作用域。在一个文件中,如果定义之前的函数想引用该外部变量,则应该在引用之前用关键字extern对该变量做外部变量声明。在多文件中,也可以采用extern声明的办法进行外部变量声明。有时希望某些局部变量只限于被本文件引用,而不能被其他文件引用,这时就可以采用在定义外部变量时外加一个static,这在程序模块化设计中加强了通用性。Static来声明一个变量的作用有二个,一个是在声明对局部变量时。则为该变量分配的空间在整个程序执行期间始终存在;一个是在对全局变量声明中,该变量的作用域仅限于本文件模块操作。注意:这些方法同样适用于函数的声明。
简述指针:
指针是一个特殊的变量,它里面存储的数值被解释成为内存里的一个地址。要搞清一个指针需要搞清指针的四方面的内容:指针的类型、指针所指向的类型、指针的值或者叫指针所指向的内存区、指针本身所占据的内存区。
为什么需要指针?
指针解决了一些编程中基本的问题。
- 第一,指针的使用使得不同区域的代码可以轻易的共享内存数据。当然你也可以通过数据的复制达到相同的效果, 但是这样往往效率不太好,因为诸如结构体等大型数据,占用的字节数多,复制很消耗性能。但使用指针就可以很好的避免这个问题,因为任何类型的指针占用的字节数都是一样的(根据平台不同,有4字节或者8字节或者其他可能)。
- 第二,指针使得一些复杂的链接性的数据结构的构建成为可能,比如链表,链式二叉树等等。
- 第三,有些操作必须使用指针。如操作申请的堆内存。还有:C语言中的一切函数调用中,值传递都是“按值传递”的,如果我们要在函数中修改被传递过来的对象,就必须通过这个对象的指针来完成。
指针是什么?
我们指知道:C语言中的数组是指 一类 类型,数组具体区分为 int 类型数组,double类型数组,char数组 等等。同样指针 这个概念也泛指 一类 数据类型,int指针类型,double指针类型,char指针类型等等。
通常,我们用int类型保存一些整型的数据,如 int num = 97 , 我们也会用char来存储字符: char ch = 'a'。
我们也必须知道:任何程序数据载入内存后,在内存都有他们的地址,这就是指针。而为了保存一个数据在内存中的地址,我们就需要指针变量。
因此: 指针是程序数据在内存中的地址,而指针变量是用来保存这些地址的变量。